1983 年 9 月 26 日午夜刚过,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然后坐在椅子上,面对着一系列笨重的电脑屏幕。他正准备在莫斯科郊外的谢尔普霍夫-15 掩体中值班一夜。他的职责包括监控预警卫星系统,该系统可在苏联即将遭受核导弹袭击时发出警报。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当月早些时候,苏联军方击落了一架闯入苏联领空的韩国客机。269人遇难,其中包括美国国会议员拉里-麦克唐纳(Larry MacDonald)以及其他许多美国人。
这一年,美国人继续探查俄罗斯的防御工事。北约和美国在巴伦支海、挪威海、黑海、波罗的海以及格陵兰岛-冰岛-英国间隙举行了海军演习。美国轰炸机直接飞向苏联领空,并在最后一刻撤离。
负责军事援助和技术事务的前副国务卿威廉-施耐德博士说: “这真的让他们感到震惊……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一个中队会直飞苏联领空,其他雷达会亮起,部队进入戒备状态。然后在最后一刻,该中队就会起飞返航。
回到苏联掩体后,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屏幕。突然,预警系统触发了整个控制室的警报。彼得罗夫的团队紧张地看着他–这就是它吗?这是美国人发动的第一次打击吗?彼得罗夫对警报进行了调查,发现警报是由美国发射的一枚导弹触发的。
他接到的命令是将这一信息传递给莫斯科的上级军官,但他没有这样做,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其他飞行员和军官都看着彼得罗夫。他为什么不服从命令?当时的苏联可不是这样办事的。不服从命令的结果可能是被送往西伯利亚的单程票–他到底在干什么?
事件发生后不久,又有四枚导弹触发了系统。地堡里的人焦急地等待着第一枚导弹的到来……它没有来,随后的四枚导弹也没有来。这是一次虚惊一场,一次无伤大雅的计算机错误。
为什么彼得罗夫没有告诉他的上司发生了什么事?
彼得罗夫在解释他不向指挥系统发出警报的决定时说,如果美国选择先发制人,他们就会以一个协调的波次发射所有导弹。根据他对美国能力和可能采取的战略的了解,先发射一枚导弹,后发射四枚导弹似乎不合逻辑。彼得罗夫还知道,该系统相对较新,他还不完全信任它。即使在第一次警报之后,地面雷达也没有发现任何确凿证据。
彼得罗夫的选择是正确的,但事后才能看清。他面临着向上级通报情况的巨大压力,但他知道,如果他这样做,就很有可能引发核战争。彼得罗夫选择不遵循数据,而是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告诉他这不是美国的第一次打击。可以说,他这样做使世界远离了核战争和第三次世界大战。
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
互联网和计算机时代赋予了我们收集海量数据的能力,人们常说,更好的数据会带来更好的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但重要的是,要思考你正在收集哪些数据,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以及通过收集数据做出哪些决策。
彼得罗夫考虑了眼前的数据,但没有盲目听从命令,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了评估。他认为,根据他对美国的其他了解,这不太可能是第一次打击。五枚导弹不会摧毁苏联,但会摧毁几个城市,杀死许多人,但会给他们留下反击的能力。在核战争中,你必须迅速、彻底地消灭敌人,否则就有可能被敌人反击并摧毁。
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往往取决于其决策的质量。个人和组织都是如此。长期来看,良好的决策记录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即使是错误的决策,只要从中吸取了适当的教训,也会带来好的结果。
彼得罗夫的故事提醒我们,需要将数据与我们知道和了解的其他信息结合起来。这也提醒我们,我们的直觉,我们内心的感觉,是不容忽视的。
查理-斯蒂克兰(Charlie Stickland)在担任 42 突击队指挥官时曾告诉我’相信我的蜘蛛感觉’。如果感觉不对劲,那就是不对劲”。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不得不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例如,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深夜敲门的人,但直觉告诉我们感觉不太对劲,于是我们在门上拴上铁链。我们没有证据表明这个人构成威胁,他们可能也不会构成威胁,但我们还是要谨慎行事,并相应地调整你的行为。
数据固然宝贵,但好的决策需要你意识到数据的局限性,并学会听从直觉。如果彼得罗夫没有听从自己的直觉–也许你现在就读不到这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