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拥抱ESG–这对中国的人才市场意味着什么?
当西方国家的公司都在为如何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纳入日常实践而苦恼时,中国的公司也越来越多地接受这一概念。
随着西方世界公司的努力将ESG 纳入其日常实践,中国的公司越来越接受这一概念。
作者:谢菲尔德哈沃斯总监吕晶晶
刘晶晶 中国区总监 谢菲尔德-霍沃斯
现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界的许多人都将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视为促进可持续增长的契机。自 2021 年中国宣布 “碳峰值、碳中和 “目标以来,中国对清洁能源、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关注度急剧上升。
与西方经济体一样,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也是最早采用ESG的机构之一。以ESG为主题的投资始于2015年,到2020年,只有16%的资产管理公司将ESG作为投资的分析因素。今年,这一比例已飙升至67%。
中国政府和企业界的许多人现在将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视为促进可持续增长的机会。自中国宣布 2021 年 “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以来,中国对清洁能源、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关注度急剧上升。
与西方经济体一样,中国资产管理机构一直是最热心的早期实践者之一。以 esg 为主题的投资始于 2015 年,到 2020 年,从只有 16% 的资产管理公司飙升至 67%。
截至 2021 年底,中国共有 200 支以 ESG 为主题的投资基金,管理资金总额超过 2578 亿元(385 亿美元)。在过去三年中,这些基金的年均回报率超过 30%,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们是成功的。中国的资产管理机构也加入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该网络旨在通过帮助企业纳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原则来促进可持续投资。
主动披露 ESG 信息的 A 股公司数量也逐年增加。2020 年,披露率达到 27%。预计今年各公司公布 2021 年数据时,这一比例将达到历史新高。
从行业来看,金融服务公司在披露 ESG 数据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而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整体披露率为 41.6%,显示了政府机构对 ESG 的重视程度。
截至 2021 年底,中国共有 200 支以 esg 为主题的投资基金,管理规模总计超过 2578 亿元人民币(385 亿美元)。这些基金在过去三年的平均年回报率超过 30%,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们是成功的。中国资产管理机构也加入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该网络旨在通过帮助企业纳入 esg 相关原则来促进可持续投资。
当公司今年报告其 2021 年数据时,预计这一数字将创下历史新高。
从行业来看,金融服务公司在披露esg数据的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而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整体披露率为41.6%,可见政府部门对esg的重视程度。
在华跨国公司如何对待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问题
在中国的国际公司如何实践ESG
尽管有 Covid,全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仍在快速增长,而且预计还将继续增长。晨星公司的数据显示,2020年初至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五大市场的可持续投资共同基金和ETF增加了一倍多,达到2.24万亿美元。
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投资报告》,2020年初,全球可持续投资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5.3万亿美元,占全球管理资产总额的35.9%。
截至 2021 年 11 月中旬,全球已有超过 4500 家机构加入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比 2020 年底增加了近 30%。这些机构所代表的投资资产总额约为 120 万亿美元。
让我们来看看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 ESG 的情况:
根据晨星的数据,从 2020 年初到 2021 年第二季度,全球五个主要市场的可持续投资共同基金和 ETF 增长了一倍多,达到 2.24 万亿美元。
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2022 年可持续投资报告,2020 年初全球可持续投资管理资产规模达到 35.3 万亿美元,占全球管理资产总额的 35.9%。
截至 2021 年 11 月中旬,全球已有 4,500 多家机构加入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较 2020 年底增长了近 30%。这些机构的投资总额约为 120 万亿美元投资资产。
我们来看看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情况:
-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
该公司最近宣布推出市场上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信贷基金。该基金将在未来 18 个月内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企业提供 339 亿元人民币(约合 50 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促进碳减排。
该基金旨在配合汇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
hsbc近日宣布推出市场首只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信贷基金。该基金将在未来 18 个月内为该地区企业提供 339 亿元人民币(约合 50 亿美元)的资金,以促进减少碳排放。
该基金旨在补充汇丰银行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
汇丰中国大湾区工商金融部董事总经理王立伟表示,大湾区企业的低碳转型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工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他补充说,粤港澳大湾区目前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也为大湾区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发起可持续发展信贷基金,希望通过这一新的尝试,帮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推动区域内绿色金融的积极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贡献力量。”王立伟说。
汇丰中国大湾区工商金融董事总经理王立伟表示,大湾区企业的低碳转型将为中国产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补充说,该地区现有的科技创新热潮也为该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在大湾区率先发起可持续发展信贷基金,希望通过这次新尝试,帮助大湾区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推动积极发展区域绿色金融,助力大湾区经济增长。”王立伟强调。
- 恒生银行 恒生银行
恒生银行今年4月发布的2021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指出,该公司2021年的碳排放量比2019年减少31.78%。报告还指出,2021 年末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率将达到 76.7%。
为了在供应链中实现净零排放,该公司报告称已增加了绿色供应商的比例,还与 9 家供应商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这些供应商已于 2021 年加入 CDP(碳信息披露项目)。
恒生银行今年4月发布2021年ESG报告指出,公司2021年碳排放量较2019年下降31.78%,2021年底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速将达76.7%报告补充说,去年同期。
为实现供应链净零排放,公司报告称已提高绿色供应商比例,并与 9 家 2021 年加入 CDP(碳信息披露项目)的供应商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 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
自2021年5月以来,摩根大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的约2850亿美元融资中,41%为新兴经济体发展融资,37%为绿色融资,22%用于社区发展。自2015年以来,公司已帮助中国领先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了总额近269亿美元的绿色债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债券以及可持续发展债券。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全球企业银行中国区总裁黄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发展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机遇。
“我从2014年、2015年开始参与绿色债券项目。这些年,我见证了从一开始我们推着企业走,到现在他们拉着我们走的变化……在资本市场发债融资领域,绿色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环。”黄健说。
自 2021 年 5 月以来,摩根大通集团在全球提供的约 2850 亿美元融资中,41% 用于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融资,37% 用于绿色融资,22% 用于社区发展。自 2015 年以来,公司已帮助中国领先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了总额近 269 亿美元的绿色、esg 和可持续发展债券。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总裁黄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绿色发展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机遇。
“我从 2014 年和 2015 年开始参与绿色债券项目。这些年来,我见证了从最初我们推动公司到现在他们在拉动我们的变化…… 在债券发行和融资领域。资本市场,绿色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黄健表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对待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实践ESG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更加关注 ESG 的 “环境 “和 “治理 “方面。碳中和、共同富裕、财富公平分配也成为中国企业 ESG 的重要议题。
2021 年,中国宣布了 “双碳 “目标。其中包括到 2030 年实现碳排放封顶,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与此同时,作为一系列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政策的一部分,中国宣布了温室气体排放法规。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相对容易测量和量化,因此已成为中国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战略的一个重点。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更加关注esg的 “环境 “和 “治理 “方面。碳中和、共同富裕、财富公平分配也成为中国重要的esg话题。
2021年,中国宣布了 “双碳 “目标。其中包括到 2030 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同时,该国宣布了温室气体排放法规,作为一系列 esg 相关政策的一部分。作为相对容易衡量和量化的东西,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中国企业 esg 战略的重点。
MBB 咨询公司一位关注 ESG 的资深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在 ESG 方面的三大痛点是
- 这是获得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交易资格的一项要求
- 作为供应商或买方参与国际供应链是一项要求
- 这是对希望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公司的要求
总之,ESG 投资也已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分析一家公司时,ESG 是帮助识别重大风险和增长机会的重要部分,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衡量企业的可持续性,以及可能影响更广泛社会的因素。投资者认为,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纳入决策过程,更全面地监控目标公司的行为,将有助于他们投资于优质企业。
据一位来自于mbb咨询公司的资深esg领域专家称,中国企业与esg相关的三大痛点是:
– 有资格在全球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是一项要求
– 参与国际供应链是一项要求–无论是作为供应商还是买方
– 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的必要条件
总而言之,ESG投资也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指标。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分析公司时,ESG 是帮助识别重大风险和增长机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最终旨在衡量业务的可持续性以及可能影响更广泛社会的因素。通过将 ESG 因素纳入决策并更全面地监控目标公司的行为,投资者相信这将有助于他们投资于优质公司。
中国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如何?
中国ESG 报告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如何?
中国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包括
- 空气、水和固体污染物的强制披露要求
- 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自愿披露指南
- 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中自愿披露信息。
随着ESG的发展,一些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指导的评级体系也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全球指数编制机构MSCI、Wind和富时罗素创建的评级体系。中国也开始出现一些本土创建的 ESG 评级体系。
这些系统对公司做出的承诺以及计划如何实现目标进行评估。事实上,设定目标是第一步。之后,重视 ESG 的公司应制定明确的计划来实现目标,并定期披露 ESG 实践的进展情况。
中国的ESG信息披露包括:
– 空气、水和固体污染物的强制性披露要求
– 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自愿披露指南
– 上市公司在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自愿披露。
随着 ESG 的发展,一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指导的评级系统也被开发出来,包括由全球指数编制者 MSCI、Wind 和 FTSE Russell 创建的评级系统。一些本土的 ESG 评级体系也开始在中国出现。
这些系统评估公司做出的承诺以及他们的计划如何实现目标。事实上,设定目标是第一步。之后,重视 esg 的公司应该制定明确的计划来实现其目标,并定期披露其 esg 实践的进展情况。
另外,一些资产管理公司还开发了自己的评级系统,通过挖掘大数据,将公司的言行与其自愿提供的信息区分开来。
一般来说,中国国有企业的 ESG 信息质量往往优于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在香港和中国 A 股市场双重上市的企业。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往往更加透明,有些甚至有第三方核查。
另外,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开发了自己的评级系统,挖掘大数据,将公司的言行实践与他们自愿提供的信息区分开来。
总体而言,中国国有企业的 esg 信息质量往往优于民营企业,尤其是在香港和中国 A 股市场双重上市的企业。国有企业的披露往往更加透明,有些甚至有第三方验证。
中国与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的人才市场
中国国内ESG相关的人才市场情况
当然,中国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日益重视也大大增加了对该领域及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导致人才严重短缺。
中国的投资生态系统需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专业人士,作为分析师和研究员,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投资目标,制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战略,并对投资本身进行尽职调查。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需要专业人才从事一系列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的投融资活动,如发放绿色贷款、承销绿色债券、提供绿色咨询服务等。
各种第三方专业服务提供商也需要专业的 ESG 技能,从建模人员到有能力颁发 ESG 证书的人员,再到具有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会计、金融和法律背景的人员。随着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咨询服务需求的增长,咨询公司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和投资也大幅增加。
所有这些职位都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这些都是紧缺人才。香港特区政府已将 ESG 列入香港紧缺人才名单。上海也将绿色金融人才列入紧缺人才名单。
自然而然,中国对 esg 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显着增加了该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导致人才严重短缺。
中国的投资生态需要专业人士担任分析师和研究人员,从esg角度分析投资标的,制定esg投资策略,对投资本身进行尽职调查。同时,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贷款、绿色债券承销、绿色咨询服务等一系列与esg相关的投融资活动也需要专业人员。
各种第三方专业服务提供商也需要专业的 esg 技能,从建模师到有能力颁发 esg 认证的人员,再到具有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会计、金融和法律背景的人员。随着对esg咨询服务需求的增长,咨询公司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和投资也显着增加。
所有这些角色都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这些都是供不应求的。香港特区政府已将esg列入香港紧缺人才名单。上海也将绿色金融人才列入紧缺人才名单。
在此背景下,香港科技大学去年推出了香港首个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 “学士学位课程。在全球范围内,一些专业协会(如欧洲金融分析师联合会)已经推出了环境、社会和治理分析师认证服务。
除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全球对碳中和的关注也创造了对一系列绿色工作岗位的需求。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到 2030 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创造 1400 万个工作岗位,并在建筑节能改造、电动汽车制造等领域创造 1600 万个工作岗位。去年,中国人社部将 “碳排放管理师 “列入国家职业序列的新职业之一。
在此背景下,香港科技大学于去年推出香港首个「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学士学位课程。在全球范围内,一些专业协会(如欧洲金融分析师联合会)已经推出了 esg 分析师认证服务。
除了 esg 专业知识外,全球对碳中和的关注也创造了对一系列绿色工作的需求。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到 2030 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创造 1400 万个就业岗位,并在建筑节能改造、电动汽车制造等领域再创造 1600 万个就业岗位。去年,中国社会事务部将 “碳排放管理员 “列为国家职业序列的新职业之一。
这对中国企业寻找和提供 ESG 人才意味着什么?
我们能为中国企业寻找和提供ESG 人才做些什么?
由于全球和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ESG体系的建立和ESG战略的实施,谢菲尔德-霍沃斯正与客户一起推进ESG高端人才在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的积累。目前,在咨询行业、医药化工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和快速消费品行业,我们正在构建从总监、MD到合伙人的人才图谱。
由于全球和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ESG体系的建立和ESG战略的实施,Sheffield Haworth正与客户携手推进ESG高端人才在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的积累。 目前,在咨询行业、医药化工、食品饮料、快消品行业,我们已经成功构建了从董事、MD到合伙人的人才地图,并成功帮助亚洲客户搭建了ESG的团队以及实施。
敬请期待九月份的圆桌会议活动。
请期待我们 即将在 9 月举办的 ESG 全球圆桌会议。